芝罘区殡仪馆内景
胶东在线6月21日讯(记者 侯嘉伟 通讯员 张文)入殓师,这是一个常人忌讳的职业。而芝罘区殡仪馆的吴师傅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0个年头。21日,记者在芝罘区殡仪馆见到了他。
“当时选择这个专业也没有多想,就觉得是个冷门,就业能容易点。”谈及自己选择这份行业的初衷,吴师傅用一句话概括。
2012年12月的一天,一名温州籍的男子在去威海的路上遭遇车祸身亡,“当时得知男子的父母当天晚上12点前要赶到殡仪馆看孩子,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12点之前给死者化好妆。”吴师傅说,于是,他和同事们便在寒冬的午夜呆在化妆间给逝者化妆。“化妆间没有暖气,我手冻的都僵了,大家想了个法子,用热水泡手,再去化妆,就这样,终于在死者父母赶到之前完成了整容化妆工作。”
2016年3月份,高速路上一场严重的车祸导致一名男子当场死亡,而更让人觉得恐惧的是,该男子头部完全被“压扁”了,修复好严重受损的头颅,让家人朋友在遗体告别仪式时稍有慰藉,成了吴师傅最简单的愿望。
因为遗体准备第二天上午火化,吴师傅和同事们从夜里2点多钟开始对遗体进行处理——整容,定型,冷冻,表皮化冻,上妆......在连续工作了5个小时后,家属看到逝者宛如熟睡一般,安详地躺在那里,满腹的欣慰无以表达,泪流满面。
4月份,芝罘区一年近六旬的妇女跳楼身亡,因楼层高,该妇女全身粉碎性摔碎,“颅骨已经摔成粉碎,根本‘不成形’。”吴师傅说,每次见到这种场景我的第一反应是,怎么利用我所学的技术去修整它,而不是恐惧。
吴师傅和同事们对着家属提供的照片,修复头骨,加填充物,皮内缝合,再把脸部器官皮肤等复原,最后画好妆。花了4个多小时,终于完成了头部的整容复原。“再累也是值得的,这是我们对逝者的尊重,也是对我本职工作的热爱,尽管这份职业在别人眼中是那么的‘特殊’和颇具神秘感。”吴师傅说。
谈及工作十年来最大的感触,吴师傅说,他见惯了各种生死别离,珍惜当下,活好每一天才是最实实在在的道理。
上一条: 入行新人,需要了解殡葬司仪的基本素质
下一条: 殡葬人还是殡葬从业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