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诗经·唐风·葛生》
“悼亡诗之祖”
葛生蒙楚,蔹蔓于野。
予美亡此。谁与?独处!
葛生蒙棘,蔹蔓于域。
予美亡此。谁与?独息!
角枕粲兮,锦衾烂兮。
予美亡此。谁与?独旦!
夏之日,冬之夜。
百岁之后,归於其居!
冬之夜,夏之日。
百岁之后,归於其室!
点评:诗反复抒写无法忍受的独处的时日,都是为了表达当初同处和和谐美好。
《葛生》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悼亡诗的滥觞,那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,可以穿越时空,
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。
《诗经·邶风·绿衣》
绿兮衣兮,绿衣黄里。
心之忧矣,曷维其已!
绿兮衣兮,绿衣黄裳。
心之忧矣,曷维其亡!
绿兮丝兮,女所治兮。
我思古人,俾无訧兮!
絺兮绤兮,凄其以风。
我思古人,实获我心!
点评:这是一首怀念亡故妻子的诗。睹物思人,是悼亡怀旧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。
一个人刚刚从深深的悲痛中摆脱,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东西,
便又唤起刚刚处于抑制状态的兴奋点,而重新陷入悲痛之中。
魏晋·潘岳《悼亡诗》
“开悼亡诗歌之先河”
荏苒冬春谢,寒暑忽流易。
之子归穷泉,重壤永幽隔。
私怀谁克从?淹留亦何益。
僶勉恭朝命,回心反初役。
望庐思其人,入室想所历。
帏屏无髣髴,翰墨有馀迹。
流芳未及歇,遗挂犹在壁。
怅恍如或存,回惶忡惊惕。
如彼翰林鸟,双栖一朝只。
如彼游川鱼,比目中路析。
春风缘隙来,晨溜承檐滴。
寝息何时忘,沉忧日盈积。
庶几有时衰,庄缶犹可击。
点评:潘岳,世称潘安,我国晋代著名文学家。潘岳夫妇感情很好,
妻子杨氏去世后,潘岳除作《悼亡诗》三首外,还有《杨氏七哀诗》等。
潘安以前,中国古代文学并无‘悼亡’一说,正是潘安所做《悼亡》三首,
开中国悼亡诗歌之先河。
南朝·沈约《悼亡诗》
“哀伤并茂”
去秋三五月,今秋还照梁。
今春兰蕙草,来春复吐芳。
悲哉人道异,一谢永销亡。
帘屏既毁撤,帷席更施张。
游尘掩虚座,孤帐覆空床。
万事无不尽,徒令存者伤!
点评:这首诗是沈约为悼念亡妻而作。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沈约的清怨之风,
把南朝之前类似作品的“哀而不伤”(如潘安《悼亡诗》)的境界真正推向
哀伤并茂的新境界,对后世悼亡诗影响颇深。
唐·元稹《离思》
“传唱千年”
曾经沧海难为水,
除却巫山不是云。
取次花丛懒回顾,
半缘修道半缘君。
点评:这首诗表达了元稹对亡妻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。
取譬极高,抒情强烈,词意豪壮,用笔极妙。
言情而不庸俗,瑰丽而不浮艳,悲壮而不低沉,
成为唐人悼亡诗中的千古名篇。
北宋·苏轼《江城子》
“流传千古”
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
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
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
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。
相顾无言,唯有泪千行。
料得年年断肠处,明月夜,短松岗。
点评: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。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,
二人情深意笃,恩爱有加。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,外任多年,
悒郁不得志,夜中梦见亡妻,凄楚哀惋,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。
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,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,
既是悼亡,也是伤时,把哀思与自叹融和,情真意切,哀惋欲绝,读之催人泪下。
北宋·贺铸《鹧鸪天》
重过阊门万事非,
同来何事不同归?
梧桐半死清霜后,
白头鸳鸯失伴飞。
原上草,露初晞,
旧栖新垅两依依。
空床卧听南窗雨,
谁复挑灯夜补衣。
点评:这首词是贺铸为悼念亡妻赵氏而作,亦是唐宋之后悼亡诗歌中不可多得的名篇。
作者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,后来妻子死在那里,当贺铸不久因事要离开苏州时,
痛感物是人非,满腹辛酸无处倾诉,只能哀叹,此诗沉痛地表现出了诗人对亡妻患难与共、
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。
南宋·陆游《沈园二首》
• 其一
城上斜阳画角哀,
沈园无复旧池台;
伤心桥下春波绿,
曾是惊鸿照影来。
• 其二
梦断香消四十年,
沈园柳老不飞绵;
此身行作稽山土,
犹吊遗踪一泫然。
点评:陆游与唐婉的故事,是中国封建制度造成的最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之一。
《沈园二首》连同此后关于沈园的多首悼亡诗,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情节和规模的系列。
南宋·吴文英《莺啼序·春晚感怀》
残寒正欺病酒,掩沉香绣户。
燕来晚、飞入西城,似说春事迟暮。
画船载、清明过却,晴烟冉冉吴宫树。
念羁情,游荡随风,化为轻絮。
十载西湖,傍柳系马,趁娇尘软雾。
溯红渐、招入仙溪,锦儿偷寄幽素。
倚银屏,春宽梦窄,断红湿、歌纨金缕。
暝堤空,轻把斜阳,总还鸥鹭。
幽兰渐老,杜若还生,水乡尚寄旅。
别后访、六桥无信,事往花委,瘗玉埋香,几番风雨?
长波妒盼,遥山羞黛,渔灯分影春江宿。
记当时、短楫桃根渡。
青楼仿佛,临分败壁题诗,泪墨惨淡尘土。
危亭望极,草色天涯,叹鬓侵半苎。
暗点检、离痕欢唾,尚染鲛绡;躲凤迷归,破鸾慵舞。
殷勤待写,书中长恨,蓝霞辽海沉过雁,漫相思、弹入哀筝柱。
伤心千里江南,怨曲重招,断魂在否?
点评:这是吴文英为悼念亡妾而做的一首词,是悼念亡妾诸作中篇幅最长、
最完整、最能反映与亡妾爱情关系的一篇力作。它不仅形象地反映出与亡妾邂逅相遇及生离死别,
而且字里行间还透露出这一爱情悲剧是由于某种社会原因酿成的。
它感情真挚,笔触细腻,寄慨遥深,非寻常悼亡诗词之可比。
清·纳兰性德《沁园春》
序:丁巳重阳前三日,梦亡妇淡妆素服,执手哽咽,
语多不复能记,但临别有云:“衔恨愿为天上月,
年年犹得向郎圆”,妇素未工诗,不知何以得此也。觉后感赋。
瞬息浮生,薄命如斯,低徊怎忘?
记绣榻闲时,并吹红雨;雕阑曲处,同倚斜阳。
梦好难留,诗残莫续,赢得更深哭一场。
遗容在,只灵飙一转,未许端详。
重寻碧落茫茫,料短发、朝来定有霜。
便人间天上,尘缘未断;春花秋月,触绪还伤。
欲结绸缪,翻惊摇落,减尽荀衣昨日香。
真无奈,倩声声邻笛,谱出回肠。
点评:这首《沁园春》是纳兰性德众多悼亡诗词作品中最哀婉痛彻的一首,
纳兰性德二十岁时,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,成婚后,
二人夫妻恩爱,感情笃深,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。
但是仅三年,卢氏因产后受寒而亡,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,
从此“悼亡之吟不少,知己之恨尤深”。
毛泽东《蝶恋花•答李淑一》
“古今绝唱”
我失骄杨君失柳,
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。
问讯吴刚何所有,
吴刚捧出桂花酒。
寂寞嫦娥舒广袖,
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。
忽报人间曾伏虎,
泪飞顿作倾盆雨。
点评:这首词是毛主席写于1957年5月11日,最早发表在
1958年1月1日湖南师范学院院刊《湖南师院》。
它原本是一首悼亡词,诗人却使之升华成为一曲忠魂颂,
用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表现手法,悼念为革命牺牲的爱人和朋友,
抒发革命成功时的感慨和对忠魂的告慰,情真意切,
哀而不伤,感天动地,惊风泣雨,堪称古今绝唱。
下一条: 碑文与墓志铭